找到相关内容118篇,用时6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寂静中,看护你的心田----鉴月

    量毎扩展一分,你你的心地便靠近了一步。 当心量达到无限时,你便会你的心地合而为一。 那时,身心地,无二无...谈不上的自观自觉。 惟当寂静的夜,身心一如时,,回到了家。你以你的,找到了心中的家、家中的。这时,你才意识到:你的,因平日里的迷失,失去了你的呵护,你让它随缘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35275124.html
  • 论天台“一即一切”符号诠释的承继和发扬

    rdquo;师曰:“芦花两岸雪,江水一天秋。”   如此之的冥合,即是相接而两忘,似有还无。水月两忘的优美意境,便是真正断除了妄见,完全超越了意识的作用,洒脱自在,无滞无著:...他?亦不是   于一机一上见得他。此意唯是默契而得。这一门名为无为法门。8   禅师还以静默无言,来象征非有非无之第一义不可说,以避免落入言诠。例如,唐慧忠国师(?~775)   紫璘供奉9...

    沈海燕

    天台|禅宗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13261084971.html
  • 共建和谐世界 发扬佛陀精神——“心灯”一举万花现四地佛教共繁华

    ”的境界;祇有治理外部的环境污染,才能达到“解脱”。是相辅相成的,心灵的纯净环境的清净优美是息息相关的。   “心安众生安”揭示的是个体集体、个体社会之间的关系。从佛教教义来看,一切...心声,并在舟山刻碑铭记,以供瞻仰流传。   本届论坛,以“和谐世界,从开始”为题,获得与会代表的认可。这个主题,点出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两大主题,也突出了佛教在当代社会中参与社会、作用社会的契入口...

    觉醒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32094516.html
  • 论人间佛教的现代品格

    第三、四点,是纠正传统之偏,是人间佛教更全面恰当地处理好世出世入、关系的态度。其五、六两点,是人间佛教相对于传统而言的内在精神转换。第七点指人间佛教的物质载体经济资源已有了重心转移,也是人间...lsquo;思想上必然的发展’。江灿腾教授以历史学者的自觉敏感,指出了‘’关系‘人本’关怀两大理论前沿问题的重要性。同时指出,释性广...

    邓子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94739263.html
  • 阿姜查:森林中的法语(三)

    这些,但是还是无法避免会踩到刺。仍然会有喜悦悲伤,只是不会迷失其间。你继续努力破除内心的执着,以使心能完全出离。  此时,一切外在事物皆被抛开,你只专注于观察身心,观察的生灭。了解它生起之后,...引发。禅定引发的平静,仍有烦恼,这样的平静是藉由隔离而来。当心没有接触外缘时,可以很安定,你可能因此而贪取禅定的喜悦;不过,当感官刺激生起时,很快就动摇了。它害怕乐或苦、称赞或诋毁,害怕色、声、...

    阿姜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1842079.html
  • 六家七宗般若性空论*

    起“执心”,便能获得“种智”。把外物撇下不说,只破我执,不破法执,这显然是片面的。因为破我执不等于破法执,只言心无,不否定物有,还要为物所累。而且无义也未说明的关系,不明境缘心起,由心现,所...道林的即色游玄之论颇为相似。可见他们都未曾脱尽玄学习气,心中犹存一个“人我”。  僧肇对人物、的关系是不大清楚的,不知境缘心起,由境生,若得真智,二者俱泯的道理。一方面他暗地里承认心外有物,...

    徐文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51942565.html
  • 七觉支——菩提道上的七色桥

    泉水般涌出来的欢喜,它不同于世间的欢喜。这是一种脱离,没有系缚的欢喜,就是说,我们的已经很清净了,不再随境而转的那一种欢喜。看到自己没有执着、看到自己能精进、能腾云驾雾、能乘风破浪,那种欢喜...当下触了空,当下根、境离系,他不再起念:这是我、这是我的。他六根触境,却不相应,那里面没有我要、我不要;我喜欢、我不喜欢,他的不会被境界拉去,不会随境而转。他看一个东西,但是有无限的空间,有...

    张大卿 弘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0547750.html
  • 略论佛教对道教心性论的思想影响

    所以他又说:“心上工夫,不在吞津咽气”(22),更是改炼气为修心了。 道教学者还论述了事、物、法、的关系。老子认为道生万物,汉代道家又主张元气化生万物。道教融合了这两种说法,提出道就是元气,...。目翳既除,毛轮自灭。人业既净,则三界亦无。”(23) 这是说,万物从业(身、口、意三业)感,万事从心转,只要心净,就三界皆无。实际上,这是肯定了对事物的主导、决定作用。王玄览就人物、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2652022.html
  • 浅议和谐法门

    身、的关系的根底之处,拭去遮覆在“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”的实相上的烦恼尘垢,显现出佛性的清净圆明之光!  透过以上所述,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种认识:佛教的缘起论平等观,是在照见万法实相、洞悉自我...阶级差别,进入到身、和谐交融的安隐之地。  四、佛教和谐思想的最高精神——慈悲  (一)释名  作为佛性的觉者,诸佛菩萨由于亲证了、佛、众生三无差别的平等理性,所以能够将凡夫自私而有限的...

    兆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45682059.html
  • 佛教思想生态哲学

    以广律为主》、洪启嵩《器官捐赠佛教的生命关怀》、林朝成《心净则国土净——关于佛教生态观的思考挑战》、杨惠南《从“解脱”到“解脱”——建立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态学》、陈清香《当代佛教建筑所反映的佛教...《从“解脱”到“解脱”》和成功大学中文系教授林朝成《心净则国土净》二文,则对佛教环保思想的理论基础作了比较有份量的论述。照王俊秀江灿腾的说法,这两人在环保思想上的研究,不仅是对西方知识界“环境...

    王雷泉

    |生态|环保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1/1044302434.html